凝聚共识 狠抓兴业发展
江门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以史鉴今明得失,痛定思痛谋发展。昨日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是在各市(区)党代会胜利闭幕、新班子顺利产生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工作会议。会议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江门五邑人民不断铸就辉煌的奋斗历程,更客观剖析了江门经济总量在全省排位持续后退的尴尬局面。市委书记林应武更是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影响江门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固然有区位、交通、园区建设滞后等因素,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在“人”!
同样是这片土地,我们的前辈先贤能够创造辉煌,为什么到如今江门竟然沦落到面临被“开除”珠三角“洲籍”的地步?痛定思痛的疾呼,久久回荡在市委工作会议的会场上空,不能不引发各级领导干部的深深思考!
盘点得失和痛定思痛都不是目的,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干事创业才是根本的出路!“兴业惠民,治吏简政”是市委工作会议确定的主基调,是当前我市党心政心民心的最大公约数。
兴业居首,发展第一。市委工作会议进一步匡正了我市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核心就是江门要把工业作为立身之本,要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放松,同时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坚持扩大出口稳增长。
这是历史的昭示。忆往昔,江门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辉煌业绩,是因为建立起了甘化厂、造船厂、造纸厂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看今朝,江门落后也是落后在工业上,没能在改革开放后抓住承接香港制造业转移、发展民营经济、建设专业镇等工业发展契机。因此,历史的经验昭示我们,江门要发展,还得靠工业。离开工业,离开实体经济,江门加快发展、争先进位永远都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这是现实的呼唤。为了推动珠西地区的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珠西战略”,要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这对江门来说,是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需要,更是我们的任务和责任。目前,江门确定了要重点打造三大发展平台、建设五大产业集群,就需要紧紧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工业,通过做大规模、加速转型、增强创新,全力推动“三造”(“江门制造”“江门创造”“江门智造”),江门的发展才能企稳向好,不断进步。
这是未来的方向。当前,国内的互联网虚拟经济、房地产发展“风景独好”,做实业变得越来艰难,发展实体经济真的已经不是潮流了吗?非也,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美欧等国目前就正在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掀起工业4.0发展浪潮。未来,实体经济会再次显示出其强大的发展推动力和生命力。作为身处世界制造中心——珠三角的一员,江门只有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制造业,才能有机会赢得未来,再次崛起。
工业是重中之重,投资、出口这两驾“马车”也是重要抓手。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先行指标,只有今日的大投入才有明天的大产出,务必坚持投资先导,狠抓超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重大交通项目和旅游及大健康等三产项目的投入,为未来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出口是经济竞争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出口增长能带动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推动投资和消费。要出实招扭转出口颓势,确保出口转负为正,才能稳定发展形势,助力经济增长。
举凡大事,先谋方略;方略一定,重在落实。这次市委工作会议,谈思想有高度,谈认识有深度,谈对策有力度,但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成效。江门发展,关键在人。只有各级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发扬“钉钉子”的工作精神,形成大抓落实之风,江门加快发展蓝图才有实现之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们行动起来,迎难而上,加快发展,共同创造江门新的辉煌!
□ 本报评论员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