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沙河明年底将消除黑臭
江门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江门日报讯 (记者/邓少军)日前召开的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透露,按照“在摸清污染源底数的前提下,先行采取行政措施清理污染源头,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再辅以工程措施解决黑臭现象”的思路,我市制定了《江门市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和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垃圾4个污染源专项整治方案(简称“1+4”整治方案),采取行政措施和工程措施,对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整治。据悉,经过去年的整治,我市列入首批黑臭水体整治计划的6条河流基本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有效削减了入河污染量,水质有明显改善。
6条河流年内消除重度黑臭
据介绍,地级市建成区进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是国家环保部和住建部布置的任务,也是国家和省挂牌督办、考核的工作。我市将蓬江区的天沙河、杜阮河,江海区的麻园河、龙溪河,新会区的会城河、紫水河6条河流列入首批黑臭水体整治计划,范围包括6条河流的流域面积共432平方公里的污水综合整治,涉及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和鹤山市,其中整治目标为在2017年底前,消除重度黑臭现象;在2018年底前,消除黑臭现象。
为推进这项工作,在行政措施方面,我市由环保部门牵头实施工业污染源专项整治,全面清理流域违法排污企业,实行最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严厉查处非法排污现象;由农业部门牵头实施农业污染源专项整治,重点对流域范围内禁养区畜禽养殖场进行清理,有效地从源头控制农业污染源;由住建部门牵头实施垃圾专项整治,开展河岸水面垃圾清理专项行动;由水务部门牵头实施生活污水专项整治,开展入河非法排污口清理整顿,组织纳污能力核定,实行最严格的排水许可制度,联动我市西江沿线各水利工程,统筹调度,调节水环境。
引入社会资本治理黑臭水体
在工程措施方面,由水务部门牵头统筹开展“一河一策”规划方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相关市(区)政府作为实施主体,负责引入社会资本,组织实施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建设。目前,市政府已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各地正按照相关要求抓紧开展有关工作。同时,生活污水处理是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重点内容,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项目投资近9亿元。去年我市投入2.1亿元,完成蓬江区杜阮污水厂配套管网二期工程、江海区江海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管网工程(二期)第二标段工程、新会区江门大道污水干管工程(会城河截污段)和三和大道截污干管的建设任务,有效减少了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的情况。
据悉,今年我市镇村两级污水设施工程项目要达到竣工50%以上,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2.5%以上。其中,要求在5月20日前动工建设的工程有天沙河、杜阮河、麻园河、龙溪河、会城河、紫水河、雅瑶河等黑臭水体整治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实施的目标均为年底消除重度黑臭现象。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