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有了“身份证” 村民吃上“定心丸”
江门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江门日报讯 (记者/邓少军 冯瑶君)“之前一直担心土地承包到期,现在放心了。”昨日,新会区睦洲镇南安村村民吴金明与该村17个村民一起,从省委农办调研员杨叶飞、省农业厅调研员许晓斌、副市长梁许赞等人手里接过属于自己的承包地“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此举标志着我市拉开了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大幕。
新会区是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及省进一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办证试点。作为我市首个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并颁证的区(市),“新会经验”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推广。
“确权确地(份额)到户,新会此举在全省属于首创。同时,新会严格落实15年确权期限,实现了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同步进行。”新会区副区长黄锐楼表示,新会建立了“两田制”确权方式,即对农户家庭承包的“口粮田”,实行确权确地到户;对一直由集体统筹经营的“经济田”,实行确权确地(份额)到户,并完善委托手续,继续由集体统筹经营,农民按份额获取土地收益。
有证在手,村民吃上了“定心丸”。目前,我市71个镇(街)共11581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占应确权的95.46%;完成实测耕地面积233.45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102.7%,农村土地确权进度和质量位居全省第三。
“我家一共3亩多地,之前是每5年调整一次;我家种的葡萄等要3年才能‘小产’,‘大产’时土地就到期了,现在有15年,我就很有信心,农业项目也敢放手搞。”作为受益者之一,41岁的吴金明告诉记者,南安村村民很赞同确权。
“确权后农村承包地流动顺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南安村党总支部书记梁瑞文说,确权确地到户后,该村189户村民将302亩“口粮田”委托村集体流转,发包给大耕户进行农业生产,流转价格从900元一亩提高到1500元一亩,而且每5年租金递增20%。此外,新会区司前镇雅山村东边村民小组将确权后的80亩责任田和“经济田”承包给大耕户关英扬开发生态景观特色农业,每年收益达6.4万元。
市农业局经管科科长肖军介绍,到本月底,我市其他市(区)将进行第一批颁证,届时三区四市将完成第一批共878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颁证工作。今年年底前,要确保完成确权颁证达70%,力争明年上半年基本完成该项工作。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