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翻译公司 江门翻译公司 江门翻译公司
123

以“六去”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江门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的重要手段。在最近召开的市政府全体会议上,我市公布了《江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批“六新六去”工作清单》(以下简称《清单》),这既是第一批清单的延续,更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着力以去引新、以新促去,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去”是手段,关键是培植“新”,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记者从《清单》中发现,今年我市在“六去”方面有不少亮点工作,比如在去低效方面,我市将于年内完成30户国有“僵尸企业”出清重组工作;在去繁就简方面,我市将实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网上办理、全面覆盖”,形成企业设立便利化登记完整链条等。

    江门日报记者 邓少军

    【去过剩】

    消化过剩电力产能

    《清单》提出,我市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过剩类项目。针对电力产能过剩情况,暂停审批新上电力项目;争取引进冷链物流等对电力需要量大的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同时,对于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严格执行国家、省及我市相关要求,严格控制上马新项目。

    【去库存】

    重点化解非商品住房库存

    根据《清单》,我市将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重点化解商业、办公等非商品住房库存,2017年末全市商品房库存面积控制在819万平方米以下,其中商品住房库存控制在602万平方米以下,非住宅商品房库存规模控制在217万平方米以下。

    【去低效】

    盘活闲置土地1000亩

    根据《清单》,我市计划盘活闲置土地1000亩、处置空置厂房10万平方米。在持续推进国资优化重组方面,年内完成30户国有“僵尸企业”出清重组工作,促进平台公司向实体化转型,其中市属12户、台山市11、开平市7户。此外,我市还将探索建立国资外派监事会制度。

    【去负担】

    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负担

    《清单》提出,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免征国家规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省级有关规定,免征省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在降低小微企业收费上,我市将继续贯彻执行《江门市免征缓征涉及小微企业收费项目的通知》,抓好《关于全面免征堤围防护费等22项收费的通知》的落实,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成本负担。

    同时,我市将实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管理,继续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梳理出台第二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及收费目录。

    【去污染】

    推进“一面六河”综合整治

    根据《清单》,我市将推进“一面六河”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动镇级及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按照未达标水体达标方案的目标要求,对潭江牛湾断面流域范围内镇(街)继续实施挂牌督办,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促进断面水质逐步改善;重点抓好天沙河、杜阮河、麻园河、龙溪河、会城河、紫水河6条重度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加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水和垃圾等专项整治,重点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按照国家、省的工作部署,推进河长制。

    《清单》提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将达98%以上,其中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恩平市达100%,台山市、开平市达96%。同时,我市将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并持续向好,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和城市扬尘污染防控,推进文明施工,有效压减城市扬尘;完成省下达的高污染燃煤小锅炉淘汰任务,重点监管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任务、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任务。

    在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环保专项整治工作方面,我市将推进全市皮革、印染、陶瓷等重点行业和蓬江荷塘、台山广海、恩平沙湖等重点区域的环保专项整治工作;到今年年底基本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能以及不符合区域选址要求的生产企业或设备设施,有序转移一批城区范围内的企业入园区等。同时,我市将加强重金属、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完成省下达的2017年度重金属综合污染防治目标任务。

    【去繁就简】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

    在去繁就简方面,我市将推进清单管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完成行政许可标准化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系统模块录入;落实“1+3”清单动态调整管理,及时调整完善市直部门“1+3”清单。

    同时,推进国税与地税联合办税。我市将创造条件,除个别业务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确实需要专窗专办外,其他业务要尽可能拓展到“一窗通办”,积极推行“一窗一人一机”办税模式,实现国税、地税业务“前台一家受理、后台分别处理、限时办结反馈”。

    此外,我市还将积极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探索推动“证照分离”。在这方面,我市将与商业银行联合发放具有金融功能电子营业执照,扩展电子营业执照功能;试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工作;积极争取省的支持,将我市纳入全省“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在推动“无门槛”方面,我市将实施承诺制,实现政府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企业投资项目在“1+6”园区试点承诺制,加快项目落地;推行委托制,分期分批赋予“1+6”园区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同时,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随机抽查事项要达到本部门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70%以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50%以上,力争今年实现全覆盖。

    《清单》还提出,深化“邑门式”服务,完成法人“邑门式”行政服务改革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实行行政审批事项标准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继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

    相关链接

    我市去年“六去”成效如何?

    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六新六去”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过去一年,我市“六去”成效如何?据了解,在去过剩方面,我市运用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严把节能评估关和环保准入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过剩产能,已提前完成淘汰炼铁、造纸等落后产能任务。同时,我市推动14家企业成功申请纳入省直购电大用户名单,消化台山电厂过剩电力。

    在去库存方面,我市打通房地产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商品房库存消化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在去低效方面,去年我市一方面大力出清重组“僵尸企业”,完成105户国有“僵尸企业”出清工作,超额完成省下达考核任务;另一方面,积极盘活低效用地,去年“1+6”园区共盘活闲置土地667亩,处理空置厂房近20万平方米,探索推动了“工改工”“工改医养”“工改科教”“工改公(公园等公共设施)”和“工改商住”。

    在去负担方面,我市通过制定出台涉企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开展“营改增”改革,开展第三方信用评级等方式,多次为企业减负,去年共为企业减负65.96亿元。在此基础上,去年11月,经过反复酝酿,出台了民营经济“十二条”,今年正式实施。

    在去污染方面,去年我市实施水环境大整治行动,出台了第一部地方性环保法规《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全面落实河长制;重点抓“一面六河”污水综合整治,对潭江4个不达标断面以及6条黑臭水体所在的28个镇(街)实行挂牌督办,定期开展河(段)长考核断面水质监测,并向社会公开结果。

    在去繁就简方面,去年我市通过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全市新发展市场主体近4万户,市场主体总数达27.6万户,再创历史新高。(邓少军)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