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怎么填?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江门翻译公司推荐
学生档案
马晓君:2014届高考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学生档案
唐键鹏:2015届高考生,现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生档案
陈舒颖:2015届高考生,现就读于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
学生档案
黄瑞欣:2015届高考生,现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
高考成绩放榜在即,高考学子很快就要进入填报志愿阶段。对他们来说,填报高考志愿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既要考虑兴趣爱好,也要考虑就业前景等。“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自己将来入错行”,从而耽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有鉴于此,今天,笔者特意采访了四位来自江门本地的优秀学子,他们都因为自己出色的高考成绩以及理智的志愿填报方式,而被自己心仪的国内知名高校所录取。希望他们的经验,能为江门广大高考学子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及参考。看重学校排名
不如选个好专业
马晓君特别强调,专业是填报志愿的第一要素。“有很多同学填报学校志愿时,优先考虑学校的排名,其实不提倡这样做。”
“例如,有些学校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某些专业特别好,例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只是大专院校,但其服装设计专业在全国都非常知名,比很多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都出名。”马晓君说。
马晓君介绍说,填报志愿要做出很多关键性的抉择。第一志愿能录到的话固然好,万一录不到,第二志愿往往是要降几个级别才能被稳妥录取到的,所以,第一志愿到底是孤注一掷选择最好的,还是相对保守选择一般的,这要看个人。她说自己就是比较冒险的人,但她建议各位考生还是保守点好。“我第一志愿报的是清华大学,但第二志愿则是肇庆学院,相差的档次很大。”马晓君回忆说。
与此同时,马晓君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时多查查往年心仪学校的录取情况,最低分和最高分都参考一下。“同时由于报考志愿的时间不多,要提前研究,不要犹豫。成绩一出来会比较紧张。很难冷静细心地去分析问题。提前研究,心态会更淡定点。”马晓君说。
最后,马晓君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学校资料的细节,有些学校是有单科分数限制的,例如语文要求一定要达到多少分,或许有些是专收文科不收理科等等,都要注意,因为志愿一旦填好了,就无法修改。
如果想就业容易
还是要考虑大学的名气
在唐键鹏看来,填报志愿还得先看个人的兴趣,这很重要。当你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如果非常理想,有绝对的把握被心仪大学的心仪专业录取,那当然皆大欢喜,但若然成绩没有达到预期,就需要考虑另外的策略了。
唐键鹏表示:“当成绩公布,如果没有达到预期,但仍然有一定竞争力时,即去不到心仪的大学读相关的心仪专业,但达到同等大学录取分数线,这时,还是更多地考虑学校的名气,不要委曲求全去选择排名相差太远的学校,因为对于将来就业来说,学校的名气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考不上清华大学,但能上浙江大学和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有我心仪的专业,浙江大学没有,我会坚定不移地选择浙江大学,因为浙江大学名气更大。”
“我当时是想学金融专业的,第一选择是上海财经大学,第二是同济大学,但最终我的分数没能达到这样的层次,而其他有金融专业且较好的高校,层次降低了不少,所以我就选择了名气更大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是我的第四志愿。由此,我也正式放弃了对金融专业的追求。”唐键鹏也告诉笔者,虽然现在的专业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但将来就业相对容易,也适合自己事业发展。
同时,唐键鹏也强调:“如果高考的成绩并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例如只在2A甚至更低的区域徘徊,就要实际点了,要以专业为第一选择要素了,因为在这个层次,其实所选择的大学都不会有太大的名气,对就业的帮助并不大。”
最后,唐键鹏提到,有意选择学校之前一定要找该校的学姐学长,了解学校的情况,看学校的氛围和自己的气质是否符合,这关系到4年当中自己能否更好地成长。
填报综合性大学
会比较好
陈舒颖认为,读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考上一所综合性大学,之后再通过调剂,选一个比较好的专业。
回忆自己去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陈舒颖表示,“一开始我是想报考园林类的专业,但是我在网上查过资料,园林似乎不太适合女孩子,老师和同学也建议我报考别的志愿。之后在网上找些相关的资料,了解各种专业,再根据自己的成绩看看能冲到什么学校。最后,我根据兴趣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
陈舒颖提及到如果自己一直有很想读又感兴趣的专业,报志愿还是应该先考虑专业,再考虑学校。如果没有很感兴趣的专业,就先考虑学校,因为选读综合性大学,到时转专业相对比较容易,或者尽量填报985、211院校,毕竟这些学校的资源比较好。
去年,陈舒颖的高考理科总成绩达到656分,本科理科全省排名2539名。从排名上来看,陈舒颖是可以考进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的,由于自己希望出省读书、生活,因此选择了武汉大学作为第一志愿。她表示,“就教育质量而言,其实省内的大学和省外的大学都没什么区别,主要还是看个人喜好。”
填报志愿应考虑自己的兴趣
在黄瑞欣看来,报考志愿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兴趣以及以后发展的方向。在确定自己想要学的专业之后,再考虑这个专业比较好的学校。她认为如果学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习成绩是不会达到理想效果的,所以就报考大学专业而言,兴趣是首位。因此为了保证能报考到理想的专业和大学,黄瑞欣建议:先看看自己的成绩可以去到哪所学校,以及自己想读的专业再报,观察自己的排名和上一年这个专业相差多少,并预留一定的分数确保能进。相比老师一贯强调的“冲、稳、保”的报考技巧,这种做法会更加的稳妥。
“如果冲得太厉害的话,有可能进入的学校会把自己调配到不喜欢的专业,对于一些有明确目标要学什么专业的人来说,这样的做法有一定的风险。所以还是要稳妥一点。我当时在全省的排名是5900名,而前一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录取最低排名是12000名,所以基本能确保读到自己想读的专业。”黄瑞欣表示。
最后,黄瑞欣还建议高考生,如果还没有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选择综合性大学,或者大城市。因为大城市就业机会多,而且好的大学都会集中在大城市,实习机会都会多一些。
文/吕中言 刘家荣 图/受访对象提供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