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翻译公司 江门翻译公司 江门翻译公司
123

探访富华江门逆势扩张之路

江门翻译公司推荐

富华机械工业园厂房正在紧张施工中。

富华重工产品展示厅里,各类车轴琳琅满目。

    2007年,厂区周边都是山头,连条直通的路都没有;2010年,台山公司投产,产值不断攀升,去年实现了工业总产值36亿元、工业增加值6.6685亿元;产业扩张的步伐一直未停歇,如今,集团位于新会的铸锻公司已多次增资扩产,机械工业园落户鹤山,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这样的发展速度,属于广东富华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富华集团”)。更让人惊叹的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富华集团在江门却实现了霸气的逆势扩张!

    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是我市着力打造的五大产业集群之一。为推动该产业集群蓬勃快速发展,促进有关项目顺利落户,市政府制定了《江门市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推进工作方案》。《方案》指出,我市将创建广东重型商用车产业基地,按照“一核引领、多极联动”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总体面积近42平方公里,以台山为核心,延伸到新会、开平、鹤山和蓬江。其中,在“一核引领”上,台山重卡和商用车产业片区(核心区)将依托核心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富华集团。

    拓荒创新

    富华重工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半挂车专用零部件生产商和经营者,富华车轴产销量一直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保持第一,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南非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门制造”车轴占领世界市场

    富华集团在江门的首个投资,便是坐落于台山市工业新城的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下简称“富华重工”)。

    记者从台山市区出发,沿着陈宜禧路一路向北,大约10分钟的车程,便抵达富华重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富华重工有12个长700多米、宽72米的超级厂房,厂房里不时传出机器轰鸣声和金属撞击声。厂房外,数十个大型货柜引人注目,地面画满一条条交通指示线,卡车、叉车、小车在有条不紊地按照指示线行驶,陆续往货柜里填装产品。

    富华重工曾经是省内最大的“双转移”项目,占地1500亩,注册资金5300万美元,投资总额约50亿元。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包括汽车、卡车车轴总成、驱动桥总成、盘式制动器总成、半挂式车轴总成等。富华重工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半挂车专用零部件生产商和经营者,富华车轴产销量一直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保持第一,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南非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严军是富华重工的副总经理。他来到台山已有近10个年头,见证着富华重工的成长。

    2007年,当台山开始征地并和公司签订合同时,严军就与一大批员工一起,从顺德转移到了台山,着手启动基建工作。当时的厂区周边尚未开发,仅有山头,甚至没有直通的道路。克服了种种困难,建厂房、买设备、招员工……富华重工在2010年正式试产。“在两年半时间里,就实现了超大规模的建设和运行,速度是相当快的。”严军说。2015年,富华重工工业总产值达3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6.6685亿元。

    建设的快速,生产的顺利,验证了富华重工选择台山是正确的。严军表示,选择台山,一来是响应当时的“双转移”战略,二是因为台山有丰富的土地、电力、人力资源,三是台山人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些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领先技术和顶尖团队成就核心力量

    在密封的空间里,直径达50厘米的铁块竟如橡皮泥一般,被切割为制动器零件需要的形状。而工作人员只需输入切割零件的数据,并进行监控。记者在富华重工5号盘式制动器的生产厂房内,看到了多台密封式大型仪器的自动化生产过程。

    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动器生产仪器之一,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精密度大。这些盘式制动器,将轿车的制动原理运用至重型汽车中,动力强,耗油量少,成功填补了亚洲在这一片领域的技术空白。

    在创新研发中,富华重工也是获奖累累,继而推动生产的发展。在去年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发明奖评选中,富华重工的“整体热挤压式挂车桥”项目斩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王元忠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他说,通过采用“车桥整体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车轴的硬度均匀性及加工精度得到了保障,且有效提高了公司的劳动生产率。王元忠表示,目前测试的两台伺服驱动器已运行,数据表明可以降低40%的能耗,如果整个工厂30多台设备铺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非常明显。

    除了先进的设备,人才也是富华重工的核心力量。富华重工拥有庞大的研发中心,囊括了老中青各类研发人才。

    富华重工产品开发部部长,李春光,39岁,台山市第一批市管拔尖人才。在他的简历中,有不少驱动桥、齿轮、制动底板等汽车零部件的开发专利记录,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创新能力不一般。记者亲眼目睹了他所设计的产品在实验中心进行的高强度实验,也感受到了这些产品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012年,因企业改革,李春光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我过去也是从事车桥设计工作的,对这个领域比较了解,很清楚富华重工在这个行业的重要地位。因为选择了这个新的工作岗位,我才来到台山。”在富华重工,与李春光共事的,都是这个领域的高水平专家。“我们的总工程师就是一位资深设计者,他来自美国,今年已经70多岁了。我在与他的共事沟通中,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概念和想法,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富华重工董事长吴志强曾自豪地向记者表示,富华重工不但有最大的厂房,还有世界领先的设备和工艺,拥有世界顶尖的团队,确保了该公司的产品符合世界不同地区的技术标准和对各地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

    霸气扩张

    随着富华重工在台山落户,富华集团在江门的多次投资建设,以富华重工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2009年8月,富华集团买下了江门市广进铸锻有限公司90%的股份,以此为基础成立了富华铸锻,并在随后几年时间里一次次增资扩产。

    2010年,富华集团整体收购了公益港码头,并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改造和建设,新增建了两个1000吨的集装箱货柜泊位。便捷的海运,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2014年,富华集团与鹤山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标志着总投资超15亿元的富华机械工业园项目落户鹤山,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要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铸锻城

    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简称“富华铸锻”),位于新会区沙堆镇金门工业园。“在富华集团里,我们公司的产品处在整个产业链的上游,集团产品的所有铸件都由我们负责生产。”富华铸锻总经理易锡玲说。

    细读富华铸锻的发展历史,记者发现,这家成立不到7年的公司,已经进行了4次增资扩产,发展成为广东省内最大的重型商用车制动鼓、轮毂铸造生产基地。而未来,他们的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铸锻城。易锡玲说:“今年12月,我们公司国内铸锻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8号车间即将试投产。2018年,我们第五期项目将全面竣工,届时公司年产汽车零部件将达72万吨,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

    富华铸锻的前身是江门市广进铸锻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有20多年历史的铸造企业。关于富华铸锻成立的背景,易锡玲介绍说,成立富华铸锻之前,富华集团没有铸锻企业,产品的配件都交由发外生产,但随着集团的不断壮大,原先的模式开始束缚集团的发展,“配件是所有产品的基础,配件发外生产,一方面增加了物流成本,另一方面,时常会出现配件供应不足的情况,阻碍了集团的生产”。

    为了打破束缚,富华集团决定成立自己的铸锻公司。目前,富华铸锻已经能为富华集团配套生产驱动桥、工程桥、挂车桥及底盘类铸造零件,主要产品包括整体铸造桥壳、轮毂、制动鼓等铸件。富华铸锻的成立和发展,补齐了富华集团产业链中的“原料”环节,无疑为其打通了“任督二脉”。

    做成全国最大的绿色铸锻城是富华铸锻的目标。从成立至今,富华铸锻已经申请了40多项专利,而其生产车间,连续性自动打磨设备、机器人自动打磨系统、德国HWS双主机先进设备已经获得应用。“今年,我们又从意大利购进了最先进的保温炉,可以实现定点、恒温浇注。”易锡玲说。

    此外,该公司计划在今年12月试投产的8号车间,还将设置自动化信息化生产线,整个工序实现自动化:电炉自动加配料、铁水自动转运、自动浇注、自动开箱冷却、自动打磨浸漆包装……易锡玲说:“这是国内铸锻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实现了铸件不离线不落地。”

    同时,富华铸锻致力实现绿色铸锻目标。记者在厂区看到了该公司实施的新能源项目。厂区的建筑屋顶,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而生产产生的废砂全部再生利用。“近期,我们投资5000万元对2号车间进行升级改造,完善了通风除尘系统,目的就是尽可能减少粉尘排放,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绿色铸锻的目标。”易锡玲说。

    联手鹤山共建机械工业园

    鹤山富华机械工业园由富华集团投资建设,占地1067亩,总投资16.5亿元,预计产值达60亿元,投资强度达154.64万元/亩,年创税收2.4亿元,创税率达到22.49万元/亩,容积率1.35,厂房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用工人数达3000人。目前已有澳大利亚GTSL专用车项目等7个项目与富华机械工业园签约,另有一批企业正在洽谈中。

    “首期13座员工宿舍楼主体工程预计6月底封顶,余下的15座宿舍楼在明年内完成建设;4幢厂房正在紧张施工中,今年计划建成投入使用厂房达13万平方米。”鹤山市共和镇副镇长杨锦良告诉记者,目前围绕富华机械工业园区的主干道部分路段已完成水泥硬底化工程建设,余下路段很快也会完工,届时将全部种上绿化景观树作为安全隔离带,并安装LED路灯。

    政府服务

    打“亲企牌”赢得信任

    富华集团为何与江门结良缘?建设速度与产业聚群的形成又有着怎样的天时地利人和?

    台山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经理张恒升见证着富华重工的成长。他表示,刚刚开始接触富华集团是在2007年6月中旬。当时,他们已经了解到企业有扩大生产的需求,而最需要的就是土地。在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他们推荐了如今富华重工所在的地块。当时,台山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非常重视该项目,多次到企业拜访。企业到现场考察后,也表示满意。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富华集团就拍板决定在台山投资生产。据了解,台山市政府指定专员,为富华重工提供支持,搭建政企沟通平台。

    富华铸锻总经理易锡玲表示,最吸引富华铸锻的是新会沙堆镇镇委、镇政府的服务。沙堆镇副镇长陈俊勇,也是沙堆镇重点项目协调小组组长,他说,在招商引资方面,沙堆镇主要打“亲企牌”。在富华铸锻项目落户沙堆后,沙堆镇委、镇政府从项目申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继续做好服务。陈俊勇说,鼓励富华铸锻增资扩产,他们打的依然是“亲企牌”,“我们隔三差五就去企业拜访,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他们也被我们这种服务理念打动,现在除铸锻外,还计划在沙堆投资部分基础加工环节”。

    “鹤山工业城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酒店、教育等配套日渐成熟,而且地理位置优越,这是吸引富华集团落户的因素。”鹤山工业城相关负责人表示。鹤山把富华机械工业园建设作为鹤山工业发展的“一号工程”,专门制定了《鹤山市推动富华鹤山工业园项目发展工作方案》。

    记者手记

    是什么让富华选择了江门?

    在台山富华重工的大门口,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地球模型,五大洲的轮廓非常醒目。它代表的意义不言而喻,那就是富华走向世界的决心和目标。从2007年开始,不到10年时间,富华集团先后在台山、新会、鹤山建起了巨型工厂或工业园,可以说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实现了逆势扩张。最重要的是,富华在江门的这些迅猛扩张,并不是盲目、孤立的。从源头的锻造、到车轴等零部件制造,再到配套企业的批量引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富华集团正在江门全力打造一个上下游配套完备的产业集群。

    为什么选择在江门进行这种巨量扩张?在台山、新会、鹤山等地的采访中,不难看出,江门有着多重因素吸引富华:广东给江门的定位是打造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江门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在汽配领域已经形成了产业聚集,这与富华集团发展方向非常契合。同时,作为大型制造企业,富华需要大量的土地、人力、电力资源,江门作为珠西后发争先的城市,土地储备充足,各类技校能提供大量技工,同时拥有大型火电站和核电站,完全符合富华的需求。此外,江门还提供了各类政策扶持和优惠措施,点对点的优质服务,以及产业园区的基础配套,这些也成为富华在江门投资、扩张的重要因素。

    不到10年时间,富华集团抓住江门在土地、政策、人力、电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成功走出了一条较低成本的扩张之路,这既是富华独到的企业眼光,也是江门厚积薄发沉淀下来的区域优势。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相信未来富华的“全球之路”会走得更有底气和信心。(古边)

    ◆策划/统筹 谷江民 冯江樱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林润开杨光明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