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翻译公司 江门翻译公司 江门翻译公司
123

“小病基层医 大病进大院”

江门翻译公司推荐

6月20日下午5点多,市中心医院门诊收费挂号处仍排着3条长龙。

6月20日下午5点多,市中心医院门诊收费挂号处仍排着3条长龙。

    运用互联网+拓展预约方式、强化导诊服务……尽管我市的医疗机构出台了多项措施,但受访市民依然反映看病存在“三长一短”的现象,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为改观这一影响医患关系的现状,进一步强化分级诊疗,推行“小病基层医,大病进大院”是重中之重。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春锋

    个案

    看个感冒费时约2小时

    市民看个病究竟需要多少时间?为此,本报记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6月20日下午5点多,记者来到市中心医院门诊收费挂号处发现,那里已排起3条长龙,每条长龙排了二三十人;6月23日上午11点多,记者在市中心医院门诊大楼三楼取药、缴费处发现,整个大厅已挤得满满的,每个窗口前都排起了二三十人的队伍。

    “我缴费后等了半个多小时才领到药。”正在排队的“老病号”林叔告诉记者,排队缴费或取药等上1个小时左右是常有的事情。

    3月17日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五邑中医院儿科门诊大厅发现,那里已有60人排队,儿童患者约有25名,12岁的感冒患者小黄是其中之一,他家住江海区,当天早上大约8点半,他随父亲到医院挂完号后发现,在他前面候诊的有15个患儿,直到10点10分,轮到他就诊了,医生先是简单询问了相关情况,然后听了他的心率,再稍作观察,便开始填写病历,看病用时不到4分钟。

    10点14分,他的父亲领了缴费单开始排队,8分钟后,他缴完费,再去领药,直到10点40分,小黄正式看完了病,整个看病时间差不多2个小时。

    尽管多位受访的患者或家属表示,在儿科看病,至少要花2个小时,但记者采访获悉,不同的门诊、不同的诊疗项目或不同的个体,就诊时间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微调查

    三成多受访者表示

    看病需要2个小时以上

    本报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展了关于看病时间的问卷调查,共吸引了356人参与。在“您平时看病需要多长时间?”这一选项中:

    现状

    1

    大医院忙得“热火朝天”

    记者采访获悉,市卫生计生局从去年开始,开通了微信预约平台。我市的医疗机构也在尝试提速,不仅设置了电话、微信公众号、网站等预约挂号方式,还在完善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如查询检查报告,微信支付。同时,有的已经或准备增设自助缴费机、自助取药系统。另外,有的医院每个楼层一站式地解决看诊、取药、检查、收费、抽血等事项……

    尽管便民措施频出,但受访对象的感受却并不明显。在“看病时间相对以前有无缩短?”这项问卷调查中,约51%的市民选择了“感觉没变化”。那么,“您觉得平时看病在哪个环节花费时间最多?”七成受访对象选择了候诊,其余的依次为缴费、取药、挂号。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民普遍表示看病存在“三长一短”的现象,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

    “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可医生看病却只有几分钟。”“老病号”甄女士指出,这一现象在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体现得较为明显。

    “主要原因在于医患人数比例过低。”江门市卫生计生局医政科科长曹克慎举例说,在美国一医院,年门诊量约为200多万人次,医护人员为6000多人;在市中心医院,年门诊量约为300多万人次,医护人员却不到3000人。因此,即便医护人员连轴转,从早忙到晚,依然难以从根本上改观这一现状,所以,医生只好尽可能地提高诊断效率。

    曹克慎同时强调,由于强化了信息互联功能,当患者就诊的时候,医生很清楚其前面检查的情况,便能快速开单,这并不是意味着医生敷衍。

    现状

    2

    基层医疗机构相对“闲”

    与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呈现出来的“打仗式”的状态不同,基层医疗机构相对较“闲”,江海区外海麻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是其中一例,记者于今年3次走访发现,该中心除了儿科相对较忙之外,其他科室都较为清闲。

    据该中心负责人聂萍介绍,在该中心,慢性病患者如果不注射的话,整个看病时间一般控制在1小时内;如果是其他常见病患者,整个看病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其中,排队大概20分钟,看病大约5分钟。

    聂萍指出,有的医生口碑较好,那么,在他(她)那里看病的人自然就要等得久点,比如江海区麻三卫生站的医生吉家养,有时一天就要接诊大约200名患儿,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尽管基层医疗机构有着多项好处,但选择它们的市民始终有限——在“您平时看病就医选择最多的是哪类医院?”这项调查中,共224人选择了“三甲医院”,占比约63%,选择“普通医院”、“社区医院”、“私人诊所”的共占37%。

    谈及原因,患儿家长黄先生说,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不太放心,所以舍近求远,去大医院排队。

    声音

    进一步强化分级诊疗

    “您认为该如何改善就医排队时间过长的状况?”在这个多项选择问卷调查中,部分受访对象选择了“病人应错峰就诊”、“病人应挂号预约”、“医院优化看病流程完善自助系统”,此外,约28%的受访对象则选择了“管理部门应推行落实小病分流的政策”。

    “其实有很多病人没有必要朝大医院挤,就拿我们的儿科来说,大概有一半患儿的病情是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的。”市中心医院门诊部主任邓燕指出,为改观市民反映的“三长一短”的看病体验,一方面,他们应转换观念,另一方面,我市还应进一步加大分级诊疗的力度。

    市某三甲医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中医师马常青与其看法大致相同,他认为,改善医患关系的治本措施在于: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医生工作室品牌建设,以及市县镇村一体化网络医疗团队建设。

    “我们希望大医院的专家多些下来指导。”身为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的聂萍表示。

    患儿家属黄先生则期待:“医院要是派一些优秀的医生去社区医院就好了,病人看病都认医生的,派技术好的医生出去,肯定能分流一部分病人的。”

    实际上,我市在推进分级诊疗方面已有尝试。比如,五邑中医院已派出10多名医生进驻社区,推行“小病基层医,大病进大院”。

    “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解决。”邓燕举例说,他们去基层的社区医院坐诊时,市民反映较多的是,他们看病后无药可开,所以,看病和买药如何衔接应引起重视。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