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铁路肇建110周年专题展开展 不少珍贵文物首次亮相
江门翻译公司推荐
新宁铁路载货票。
新宁铁路运行李票。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谌磊) 日前,《卅载辉煌 百年圆梦——新宁铁路肇建110周年专题展》在新宁铁路北街站旧址开展,现场展出新宁铁路从筹备到建成后的50件珍贵文物及过百张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当中不少文物与历史资料更是首次亮相。
本次展览由江门市文广新局、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主办,江门市博物馆承办,台山市博物馆、台山市档案馆协办。展览旨在通过纪念新宁铁路开工建设110周年,弘扬华侨“爱国爱乡、顽强拼搏、开放包容、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示华侨为祖国、家乡经济发展以及为我国铁路事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906年,中国第一条自主投资、自主创建、自主运营的侨办铁路——新宁铁路在江门五邑侨乡动工建设。本次展览以新宁铁路的修建背景、修筑与扩展、管理与经营、拆毁、影响等5部分详细介绍新宁铁路的历史。
展览中亮相的珍贵历史资料照片包括有:修订新宁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草案、台山各界暨股东维持宁阳铁路的函、宁邑铁路章程、新宁铁路广告场合同等等。这一件件发黄的文物,再一次勾起老一代侨乡人民的集体记忆,重现了新宁铁路横跨江门五邑的辉煌图景,更诠释了新宁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邑华侨修建新宁铁路的一段历史,充分体现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华侨精神,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百多年前的生动阐释。”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新宁铁路专题展纪念了以陈宜禧为代表的华侨的爱国爱乡、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江门三十三墟街的建设提供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江门地区深厚的铁路传统和铁路文化,并为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新的实践和经验。
相关链接
新宁铁路是台山籍旅美华侨陈宜禧先生创建的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新宁铁路从1906年破土动工至1920年全线建成,历时14年,铁路全长133公里,共有车站46个,桥梁215座,涵洞236个,并先后建成公益码头、北街码头、公益机器厂、牛湾船务等一大批工程,新宁铁路前后经营30多年,抗战期间,铁路遭到日军严重破坏,后被国民政府下令拆除,现仅存北街火车站旧址。
新宁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主投资、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民营铁路,也是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同时亦为我国铁路史上仅次于潮汕铁路的第二条商办铁路,其投资大、历程长、建造技术先进,工程质量优质,而“转车盘”和轮渡火车更是中国铁路史上的创举。
新宁铁路的建成给近代五邑侨乡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以台城为交通枢纽,以新宁铁路为干线的水陆交通网络,实现了五邑侨乡在近代的交通兴革,带来了墟市商业的兴旺,促进了侨乡的经济发展。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