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翻译公司 江门翻译公司 江门翻译公司
123

《红树林》周刊通讯员冯荣想:《江门日报》因为本土所以亲近

江门翻译公司推荐

    冯荣想今年66岁,退休前在恩平市卫计局工作。10多年前,他开始订阅《江门日报》,每天读报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10年退休后,每天读报、唱歌是他安享晚年的“精彩食粮”。去年7月2日,本报推出《红树林》中老年周刊,冯荣想很快成为了《红树林》的一名“铁杆粉丝”,同时还成为该周刊的一名通讯员,如今他又多了一项写作的爱好。“很喜欢《江门日报》,很接地气!有时间我会写稿件,向《红树林》投投稿,它为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欢乐。”冯荣想说。

    每天看报已成生活习惯

    “因为《江门日报》是一份本土报纸,很多报道介绍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所以觉得特别亲近,我很喜欢看。”在交谈的一开始,冯荣想就用“因为本土,所以亲近”来表达对这份报纸的喜爱。

    冯荣想退休前在恩平市卫计局工作,当时单位订有《江门日报》,工作闲暇之余,冯荣想喜欢通过读报了解时事资讯。《江门日报》一直深耕本土,挖掘身边的历史、人文以及读者喜欢关注的城市故事,让他对这份报纸甚是喜爱,为此,他也为自己家里订阅了一份《江门日报》,每天茶余饭后看看报纸,成为了他10多年的生活习惯。

    从读者到通讯员

    除了看报,冯荣想还非常喜欢唱歌。2014年9月,恩平市老干局开办了老干大学,有音乐、曲艺、书法、养生、电脑、太极等7个学科,当自小就酷爱唱歌的冯荣想看到恩平市老干大学的招生简章时,立即报名参加音乐班学习。通过学习,冯荣想学会了美声唱法、假声唱法、民歌唱法、流行歌唱法等,还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

    “平时看得多了,自己也喜欢写写,不过以前一直没有想过投稿,直至《红树林》周刊的出现。”他说。去年7月,本报推出《红树林》中老年周刊,这份周刊一下子吸引了冯荣想的关注,其中D05版讲述、D07版才艺是冯荣想最喜欢看的版面,“因为实在是太喜欢这份周刊了,所以我决定向《红树林》投稿。这一次投稿,也让我对这份有互动的报纸更加喜欢。”冯荣想说。

    今年4月下旬,冯荣想决定将自己退休后进入老干大学学习唱歌的经历写成文字向《红树林》投稿,想不到第一次投稿很快被编辑采用。今年5月12日,他投稿的文章《人老心不老 人老歌声不老》在《红树林》中刊出,引起了身边很多人的关注。“我的文章刊出那天,很多朋友、退休老干部以及老干大学的同学打电话给我,说我写得很好,朋友的鼓励让我很受鼓舞。”冯荣想说。

    这一次的投稿经历,也进一步激发了冯荣想对写稿、投稿的热爱,如今他每到一处,都喜欢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注重挖掘身边的人和事。“最近,我又写了一篇讲述一名农村优秀退休支部书记的稿件,投稿到红树林,6月23日已经刊出了。《江门日报》这次版面优化的主要理念是:更本土、更融合、更互动,我觉得在非常好,也希望贵报与读者今后的融合互动越来越多。”冯荣想说。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谭锦波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